
2021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:以遊戲為名 論文徵稿
2021年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
以遊戲為名
一、大會研討主題說明
遊戲,一直以來便被認為是兒童的天性,似乎也是兒童的天職,在遊戲中,兒童可以自娛,可以探索,可以嘗試,可以發現,也可以學習。事實上,不只是兒童,即使是年歲更大的少年少女,乃至於年歲距離更遠的成年人,遊戲都具有相當魅惑的吸引力,當代甚至不斷有人探討並設計、鼓勵將遊戲融入各種學習及職場之中,以遊戲為名的各種文學的嘗試與挑戰正是方興未艾,尤其以兒少為主體的兒少文學,「遊戲」自是以不同的面貌出現於相關領域之中。
就內容而言,最粗淺表面的,兒少文學有時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,明顯可見遊戲的描寫,有時則以不同的精神形式內藏於其中,遊戲所帶來的閱讀的趣味和玩興,是否真的是吸引兒少讀者的重要或關鍵原因之一?遊戲性的有無,是否影響了兒童文學的創作與欣賞?特別在兒少文學表現媒體類型多元化的時代,閱讀本身,是否也會因為遊戲的特質而影響了閱讀的效果?或帶來不同於以往單純文字閱讀的更多想像可能性?以創作者而言,能否掌握遊戲性,是不是也成為作品受歡迎的關鍵原因之一?
就外在表現形式而言,從印刷品的圖畫書、遊戲書、橋樑書乃至於立體書等等,「遊戲」以何種面貌出現其中?又帶來何種不同的閱讀可能性?當代在電腦及手機中流行的電競遊戲、手遊、桌遊,以及各種劇場演出、影視節目、短片微電影以及AR/VR虛擬影像等等,是否在本質上也都蘊藏了遊戲性,帶來兒少文學溢出文字之外的種種效應?以劇場演出來說,許多的童劇都不約而同地將「遊戲」設計於演出之中,有的形成所謂的「互動」,有的創造所謂的「參與」,這種互動與參與,與遊戲的本質又有著何種千絲萬縷的關聯?這又會是什麼樣的觀念所導致的創作思維?
以當代的研究而言,該如何看待這些兒少文學中的遊戲本質?又當如何探討遊戲對廣義的兒少文學的影響?
另一方面,在兒少文化的層面,遊戲是否帶來各別文化上的差異表現?在所謂「童年文化」的探討中,又是如何面對「遊戲」呢?此外,在各種新興產業中,遊戲以何種面貌出入其中?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?當傳統的玩具變身成為電腦、平板乃至於手機中的遊戲,已經或將帶來何種文化上的蛻變?當遊戲成為親子之間或緊張或溝通的觸媒,又當如何詮釋這樣的文化轉變?我們能夠從中獲得什麼樣的省思、啟發和啟示呢?
承前述,本屆大會主題即是「以遊戲為名」的探問和省思,特別針對遊戲如何影響了兒少文學的發展與創作,以及將為當代乃至於未來的兒少文化帶來何種新面貌。
二、徵求論文
(一)大會主題論文
【兒少文學】
兒少文學中所蘊藏的遊戲本質
遊戲對於兒少文學在多元化創作上的影響
遊戲對於兒少文學在不同形式閱讀的影響
遊戲對於兒少劇場在內容及表現上的影響
遊戲在兒童文學不同載體中的書寫形式及其變異發展
【兒少文化】
遊戲對於當代兒少教育的影響
遊戲在兒少觀中的省思
當代兒少遊戲以及與其相關的活動與休閒娛樂產業面向的樣貌
透過遊戲所帶給兒少的資訊、知識或情意態度
遊戲的語言模式及各種語言遊戲如何影響了當代兒少
遊戲在當代帶來何種兒少與成人關係的變化
(二) 一般研究論文
其他兒少文學與文化相關的研究,研究文本皆包含文字、圖像、影像、音樂、
戲劇以及各種跨媒體的創作文本。
三、相關日期
1、論文題目及摘要截稿日期:2021年6月18日(週五)16:00
2、研討會論文發表資格名單公告日期:2021年6月30日(週三)
3、研討會發表論文全文截稿日期:2021年10月11日(週一) 16:00
4、研討會日期:2021年11月12〜13日(週五〜六)
四、研討方式
1、專題演講1場
2、大會主題論文發表與一般論文發表(皆公開徵稿)
3、根據來稿分組進行論文發表
五、研討地點: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禮納布講堂
臺東縣臺東市大學路二段369號